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圓滿閉幕
信息來源:發展改革研究室 ‖ 發稿作者:信息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6日 ‖ 查看1522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承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州市人民政府協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本次大賽于2020年12月10日-12日在廣州市舉行,為期3天。本次大賽的主題是“新時代 新技能 新夢想”,大賽口號為“技行天下 能創未來”。
大賽共有86個比賽項目,其中世賽選拔賽項目63個、國賽精選項目23個。 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行業協會共36個代表團參賽。參賽選手2557人,來自全國1041個單位。
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1.8歲,其中世賽選拔項目平均年齡19.7歲、國賽精選項目平均年齡27.4歲。
大賽共有裁判員2376名。
本屆技能大賽焊接項目裁判長、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景鳳欣慰地說:“可以明顯感受到,與以往競賽相比,這次參賽選手覆蓋地區更廣,操作更加規范”。“相信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更多‘大國工匠’一定會源源不斷產生。”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說:“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的競爭。面對‘十四五’藍圖和重任,必須大力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整個制造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我國有超過1.7億技能人才。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拓寬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穩步擴大,結構持續改善。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約9821萬人次。2016年至2019年,全國累計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人。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倡導下,社會上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氛圍不斷增強。 2019年我國開始實施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出到2021年底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0%以上。
獲取學校最新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張家口煤礦機械制造高級技工學校微信公眾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