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w8zri"><i id="w8zri"></i></samp>
    • <menuitem id="w8zri"></menuitem>
      • <td id="w8zri"><i id="w8zri"></i></td>
        <span id="w8zri"><code id="w8zri"></code></span>
        <fieldset id="w8zri"><rp id="w8zri"><thead id="w8zri"></thead></rp></fieldset>
        <strike id="w8zri"><form id="w8zri"><tbody id="w8zri"></tbody></form></strike>
        <samp id="w8zri"><i id="w8zri"></i></samp>
           今天是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農歷乙巳年(蛇)五月初五
          您的位置:首頁 > 活動專題 > 職教活動周
        湯濤、張立新介紹《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
        信息來源:行政辦公室  ‖  發稿作者:行政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19年06月13日  ‖  查看2087次

        導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0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劃重點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明確今年補貼性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三年內補貼性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

          ★緊密圍繞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信息開展培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制定職業培訓補貼目錄,引導勞動者按需選擇培訓項目,引導培訓機構按需開展培訓。

          ★以提升技能為核心,同時加強通用職業素質培訓,崗位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

          ★不斷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動態發布新職業。

          ★在核定職業院校的績效工資總量時,提出要向承擔職業培訓任務的單位傾斜,鼓勵院校開展培訓。

          ★把符合條件的各類勞動者全部納入培訓補貼的范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

          湯濤: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增強就業人員技能。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李克強總理提出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人社部在廣泛調研、認真研究、深入論證基礎上,研究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關工作建議,并對全國開展有關工作進行準備和安排。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措施,審議并原則通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送審稿),文件即將出臺。
          在制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措施中,我們主要考慮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決策部署;立足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人才隊伍建設三個工作維度;兼顧當前和長遠,既著眼于當前就業和經濟形勢,同時也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關鍵要抓住兩點:一是確保培訓規模。堅持需求導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適應人民群眾就業創業需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明確今年補貼性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三年內補貼性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二是促進勞動者、培訓主體、政府三方積極主動參與。明確培訓的重點群體是職工,兼顧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用政策激發培訓主體積極性,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職業院校擴大培訓規模,支持企業、社會培訓機構開展技能培訓,民辦培訓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發揮政府引導激勵作用,支持地方調整和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培訓并獲得補貼。在全國范圍內,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設立專賬,統籌用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同時,強化資金監管和使用情況公開,加強培訓質量監管,確保行動順利實施。
          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工作任務之一。下一步,人社部將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抓好貫徹落實。一是加強政策宣傳解讀,促進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熟悉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二是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確保行動順利開展。三是指導地方結合實際做好組織落實工作,不斷取得工作成效。
          光明日報記者:
          請問,人社部將有哪些具體舉措做好這個行動的組織落實?
          湯濤:
          這個問題是我們制定文件政策過程中反復研究的一項工作,政策的制定實際上要著眼于措施的實施和落實。從人社部來講,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共同做好行動的落實。重點在四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明確這項行動的總體目標和任務要求。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作為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這是職業技能培訓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要穩定就業,“六穩”的第一穩就是穩就業,要促進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對近三年的培訓數量、人才結構這些指標,我們都做了反復測算。我們的行動計劃著眼于2019年到今后三年,確定合理科學的目標,可操作、可檢驗。
          二是充分調動勞動者和培訓主體積極性。特別是技能勞動者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廣泛動員企業職工、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失業人員、殘疾人、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這些重點群體的積極性要調動起來。另一方面是調動培訓主體積極性,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院校的基礎作用、社會培訓機構的支持作用。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行動方案的制定實施要立足于解決長期以來培訓工作當中,比如說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強、培訓周期短、中高級的提升培訓少等問題來做好工作。在資金供給上,落實、用好、用足現有政策,和賦予地方權限的新政策,也就是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統籌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和就業補助資金等可以用于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要加大統籌力度。同時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簡化補貼申領條件和程序,加強監管。一方面要放開,一方面要監管,保證資金安全。
          四是明確責任,建立省級統籌、部門參與、市縣實施的工作機制。部里還要明確在國務院的促進就業工作協調機制的框架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記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具體的措施。請問研究這些政策措施是針對哪些現狀?預期將有哪些效果?
          湯濤: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就是針對現在存在的這些問題。如果概括來講是三個方面:
          第一是立足實際、著眼長遠。既要看到眼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不僅限于這些問題還要著眼于長遠發展的需要。從當前工作來講,感受很明顯的是就業難、招工難,就是“有人無事做和有事無人做”并存的現象比較突出,我們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結構性就業矛盾比較突出”,我們要針對這個問題來解決問題。人員和崗位的匹配度要提高,怎么提高?要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加強,大規模、高質量開展培訓來解決這個矛盾。長遠發展來講,主要針對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也就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有一批高技能人才。
          第二是著力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這些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盡管取得了很大成績,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現在培訓的供給能力還是有些不足。關于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我們也開過吹風會,職業技能培訓要著眼于培訓質量提升,從而推進職工和重點就業群體技能的提升。同時,推進這項工作中還要有改革創新的舉措,比如質量評估、工作監管,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率,也保證資金的安全。
          第三是面向職工、兼顧其他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時指出,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既是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也是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要為國家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從無技能到有技能、從低技能到高技能,在這樣一個擴大和提升過程中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也實現促進人的發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剛才提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主要面對重點群體,請問都有哪些重點群體?如何針對這些重點群體切實有效開展培訓工作?

          張立新:

          這個問題涉及到培訓對象以及如何提高培訓針對性、有效性的問題,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想從“培訓誰”和“如何開展培訓”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明確“培訓誰”的問題,這是培訓工作的重要基礎。結合當前就業和經濟發展形勢,我們在行動方案中確定培訓重點人群是企業職工,特別是困難企業職工,以及作為勞動力市場主體的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兩后生”、退役軍人、貧困勞動力群體,并且兼顧其他各類勞動者。

          根據我們工作中的經驗,開展這些群體的培訓工作存在一些難點:

          一是有的勞動者知識水平有限、學習能力不足、職業素養不高、就業流動性大,有的培訓意愿不強,所以給培訓的組織實施工作帶來了難度。

          二是一些培訓項目的設置、培訓內容的安排沒有緊跟就業需要,與就業需求相脫節。

          三是培訓補貼政策不完善,對勞動者和培訓機構的吸引力不強。

          所以我們針對這些難點一方面優化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把這些重點群體都納入培訓補貼的范圍。同時完善企業、勞動者、培訓機構積極參與培訓的政策措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我們重點研究了“如何開展培訓”的問題。用高質量的培訓吸引勞動者參加培訓,提高培訓促進就業的實際效果。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下一步要指導各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需求為導向,緊密圍繞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信息開展培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當前養老護理、嬰幼兒照護、生活服務以及車工、銑工等生產制造和生產服務等領域的缺工情況十分嚴重,同時新興職業不斷涌現。各地方要根據當地就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以及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的情況,制定職業培訓補貼目錄,引導勞動者按需選擇培訓項目,引導培訓機構按需開展培訓。

          二是以提升技能為核心,同時加強通用職業素質培訓,崗位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動培訓項目與市場需求相對接、培訓內容與崗位需求相對接、實操實訓與生產實際相對接。同時結合近年反映的問題,要著重強調通用職業素質的培養和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的培訓,促進勞動者更好地適應就業需求。

          三是創新培訓模式。要加快工學一體化教學、職業培訓包、“互聯網+”等培訓模式,為勞動者提供更加豐富、多樣、便利的職業培訓服務,適應他們個性化的培訓需求。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能否介紹一下當前技能人才的市場供需狀況是怎樣的?不久前,人社部向社會公布了一批新職業,他們和新興產業呈現密切相關的特征。在職業技能培訓當中,會不會在產業方面預計將會有所側重?

          張立新:

          從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情況來看,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面臨著十分短缺的情況,存在就業難、招工難的問題。

          技工求人倍率近些年一直維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維持在2以上的水平,而且技工的短缺,從過去的東部沿海地區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區,從過去的季節性演變為經常性,我們在各地調研中,都發現高級技工嚴重短缺問題,普通技工包括生活服務業的一線技工也是十分短缺。

          這種情況下,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把城鄉各類勞動者全部納入職業培訓補貼政策范圍。通過政府的激勵引導,充分調動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發揮職業院校的基礎作用,發揮社會培訓機構的支持作用,全方位提升各類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素質,以適應就業工作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

          在培訓工作中,我們深深感受到,目前職業標準不斷地在變化,所以我們要加快職業技能培訓標準的制定和修訂,用職業標準引領和帶動職業培訓標準的完善。特別是職業技能培訓要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開展培訓。

          前段時間,人社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發布了13類新職業,這些新職業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形勢下,在就業創業的新業態發生重大變化下涌現出來的。經過專家的評估論證我們向社會進行了公布。

          新職業對于各類勞動者就業的促進、職業的選擇,以及培訓機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都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所以,下一步,要不斷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動態發布新職業,把就業量大、技能水平高、能夠反映最新產業發展的新職業不斷開發出來,同時,不斷加強職業標準的修訂和完善,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標準化水平,全面提升各類勞動者的技能水平。

          經濟日報記者:

          請問新的政策措施將如何調動勞動者、培訓機構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使各方都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這項行動中來? 

          張立新:

          職業技能提升的重點就是要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激勵,發動勞動者和各類培訓主體大規模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活動。根據近些年部分地區創新探索的實踐經驗來看,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突破:

          一是要激發各類培訓主體的積極性。培訓主體主要包括企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從院校上來講,我們用政策推動職業院校不斷擴大培訓規模,發揮好職業院校的高質量培訓作用。在核定職業院校的績效工資總量時,提出要向承擔職業培訓任務的單位傾斜,鼓勵院校開展培訓。從企業方面看,明確提出支持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鼓勵企業大力興辦職業技能培訓,可以對企業開展培訓給予政策支持。在社會培訓機構方面我們要廣泛動員各類機構,特別是民辦機構全方位參與職業培訓。我們提出民辦培訓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要和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要優化培訓補貼政策。要把符合條件的各類勞動者全部納入培訓補貼的范圍。目前貧困勞動力、貧困家庭子女、農民工、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這些群體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職業培訓。從企業職工來看,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職業培訓補貼,在崗職工參加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的培訓以及參加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能夠相應獲得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資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職工培訓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政策上的普惠性和全覆蓋。優化政策方面,這次的職業培訓行動方案還給基層預留了非常大的空間。我們支持地方政府不斷地調整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省級以上人社部門、財政部門可以調整補貼人員范圍和條件,對地市級以上的部門可以確定職業培訓的補貼標準,對縣級以上政府可以對培訓資金和項目優化整合,這些政策賦予地方很大空間和權限。

          三是要加強資金支持和保障。通過就業補助資金,特別是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全力支持企業職工包括其他重點就業群體的培訓工作。地方各級政府工作可以按照規定多方籌集資金,統籌使用,發揮好資金效益,把資金用好用足。

          湯濤:

          剛才我們講“培訓誰”,就是職工、重點就業群體、貧困勞動力。

          “誰培訓”,就是企業這個用人主體要培訓,再就是院校,包括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以及社會培訓機構。要充分發揮民辦社會培訓機構的作用,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

          對于組織培訓和培訓對象我想講一句話“技能同樣可以成材,技能同樣可以脫貧,技能同樣可以成功”。所以要在全社會積極引導或者倡導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我也希望各位記者通過新聞媒體,在營造這樣的社會氛圍方面多做一些推動工作。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獲取學校最新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張家口煤礦機械制造高級技工學校微信公眾平臺

        上一篇: 圖說《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
        下一篇: 專家解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
                 



        學校地址: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工人村南路1號
        聯系電話:0313-4082990 4082991 4061493
        冀ICP備05019547號-1 冀公網安備13070202000061號
        為了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您將電腦調至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8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和360等主流瀏覽器瀏覽本網站  

         

        By:Nzcms v1.5.17-134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久久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与亚洲Av,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 <samp id="w8zri"><i id="w8zri"></i></samp>
        • <menuitem id="w8zri"></menuitem>
          • <td id="w8zri"><i id="w8zri"></i></td>
            <span id="w8zri"><code id="w8zri"></code></span>
            <fieldset id="w8zri"><rp id="w8zri"><thead id="w8zri"></thead></rp></fieldset>
            <strike id="w8zri"><form id="w8zri"><tbody id="w8zri"></tbody></form></strike>
            <samp id="w8zri"><i id="w8zri"></i></samp>
            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 中出受孕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综合日本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精品911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