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帆:十一條改革發展關鍵舉措彰顯河北職教新特色
信息來源:行政辦公室 ‖ 發稿作者:行政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19日 ‖ 查看2701次
3月14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河北省2月23日印發的《河北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實施方案》進行解讀。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將通過4大工程計劃、7大主攻方向、30條改革發展舉措、5個專項方案(4+7+30+5),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格局,使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會后,河北省教育廳職成教處副調研員史帆接受了記者采訪,介紹了方案一些關鍵舉措和特色內容。
他說,《實施方案》作為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河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一套系統完整的政策組合。他認為,以下十一條關鍵舉措最具河北特色。 一是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為全面改善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整體提升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方案》提出啟動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就是要推動市縣政府拿出當年普九的力度,壓實發展職業教育的主體責任,加大經費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分期規劃建設、分批檢查驗收,確保全省公辦中職學校基本條件和內涵建設到2022年全部達到國家有關標準。這項工作,是河北貫徹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這一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與質量提升工程、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雙高建設計劃”這三個重大項目一起,形成做優做強河北職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抓手。
二是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職業院校辦學體制問題,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我們解放思想,打破條條框框束縛,拿出切實可行的改革辦法來。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要求,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專門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的子方案——《職業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方案》,提出要按照試點先行、積累經驗、穩步推進的原則,引入市場機制,在全省遴選一批有改革意愿、具備條件的公辦職業院校,與社會力量共同以資金、土地、設施、裝備、人才、知識、技術、管理等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為辦學投資要素,構建和形成產權清晰的運營管理體制,合作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或二級學院試點。《試點方案》特別圍繞辦學權益、清產核資、治理模式、收益分配和人事管理等關鍵環節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5項工作要求,還明確了擴大辦學自主權、給予財稅扶持、加強政策協同、鼓勵改革創新等4項支持政策。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推進,計劃今年率先遴選啟動3—5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努力探索出一條社會力量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可復制、能推廣的辦學體制改革路子。
三是大力度整合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實施方案》提出要強化各級政府對職業教育的統籌管理,科學配置資源,調整優化院校、專業布局。支持各地推進職教園區建設,大力度整合城市區職業教育資源進駐園區,實現集約化、規模化、園區化發展。要求各市依據城市職能定位和產業發展需求,統籌區域內職業院校發展定位和辦學分工,引導區域內各縣(市、區)中等職業學校分工協作,分別重點打造2-3個品牌專業,推進區域內中等職業學校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協同發展。各縣要加大對本地各類職業教育資源的統籌整合力度,至少辦好1所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
四是加快河北職業教育國際化步伐。河北職業教育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對標對表國際一流標準。《實施方案》提出,要推進河北職業教育在人員互訪、校際交流、人才培養、技術培訓、資源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與發達國家高端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共建高水平國際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引進國際一流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標準、專業課程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開發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教學標準和優質課程。到2022年,與發達國家高端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合作日益緊密,建成20個高水平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力爭新增3個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2個職業院校學生海外實習培訓基地。
五是啟動實施“燕趙大師、燕趙名匠”建設計劃。教師是發展教育的第一資源。受現行收入分配制度、編制管理、職稱評定、發展環境等因素制約,職業院校如何吸引、留住高層次人才、專業領軍人才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為培育、吸引、留住、用好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我們河北將啟動實施“燕趙大師、燕趙名匠”建設計劃,遴選認定一批“燕趙大師、燕趙名匠”,按規定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和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和分配辦法,所需資金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
六是擴大職業院校辦學收益分配自主權。為充分激發和調動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職業培訓、社會服務等方面積極性,《實施方案》提出了兩條關鍵舉措:
一是鼓勵職業院校依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學校可從校企合作中獲得智力、專利、教育、勞務等報酬,具體分配由學校按規定自行處理。
二是職業院校開展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科學研究、技術培訓等收益用于人員獎勵部分,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
七是對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給予多種政策紅利。多年來,校企合作中“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主要還是因為現行政策對企業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為此,《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對與職業院校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企業,按規定享受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實施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對通過認證的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投資額一定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八是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需求。雄安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職業教育既面臨著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也必須肩負大有作為的使命擔當。2019年,雄安新區正式從規劃階段步入建設階段,未來一個時期將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建筑類、現代服務類等技術技能人才。我們將著力調整優化雄安新區周邊職業院校布局和專業結構,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力度,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比如在建筑類人才支撐方面,支持建筑企業、職業院校、行業社團以及具備資質的社會培訓組織實施培訓,要求各市至少建立一家工種齊全、收費低廉、服務優質、開放共享的建筑工人實訓和技能鑒定基地,大規模培養符合雄安標準、雄安質量要求的建筑類一流職業人才。
九是加快冬奧會服務人才培養。籌辦北京冬奧會是我們河北要舉全省之力辦好的“三件大事”之一,職業教育決不能缺位。我們將支持河北體育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張家口市職教中心及其他省內有條件的學校培養培訓冰雪運動、咨詢服務、專職救護、專職醫務、雪場建造維護、外語翻譯、餐飲服務等各類專業人才,為把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做出河北職業教育應有的貢獻。
十是鼓勵職業院校和企業合作打造“雙創雙服”升級版。推動院校和企業開放創新資源,努力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應用技術研發平臺,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對接我省國際產能合作十大領域,主動服務企業“走出去”,形成與河北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發展模式。
十一是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完善學校資助補充體系,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加大優質職業院校對貧困地區薄弱學校的對口幫扶力度,建立覆蓋全省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職業教育對口幫扶機制。支持城市涉農職業院校和縣級職教中心面向“菜籃子”產品生產大縣、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規模經營主體提供技術服務和智力支持,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等在鄉從業人員技術技能培訓。
此外,《實施方案》還在優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環境、建立省政府領導下多部門協同發力的工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有力度的創新性舉措。
獲取學校最新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張家口煤礦機械制造高級技工學校微信公眾平臺
|
|